最新消息
心肺一家親 LDCT篩檢揪早期肺癌
協會臉書: <心外有心> 點我!
疫情逐步穩定,農曆春節期間的南北人流往來,雖一度造成單日本土案例超過萬人,防疫措施朝向開放、入境旅客篩檢程序也從二月七日起鬆綁。在緊繃多年的醫護人力慢慢回到常軌時,身為疫情第一線的心胸外科人力仍難有喘息。
一般人常說「心肺」「心肺」,不難明白心臟與肺臟功能相依。
人體心臟在胸腔左側、胸骨後方的第二肋間到第五肋間、左鎖骨中線,心臟的兩邊就是肺臟,心臟和肺臟是人體血液循環的關鍵。
血液在我們體內進行雙循環。把氧氣從空氣運送到血液,再把二氧化碳從血液排出去,就是肺臟的主要功能。
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1位。台灣的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然在國健署統計裡已經連續9年下降,但肺癌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,2020年共9629人死於肺癌,占罹癌死亡人數的19.2%。
肺癌死亡率高過所有癌症,是因為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。一般肺部X光較難看到1公分以下的病灶,因此,國健署自2022年7月開辦肺癌篩檢補助計劃,採用LDCT (Low-Dose computed tomography,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)篩檢計劃,以更精確的找出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,提早治療肺癌。
以去年7月開辨的結果來看,半年時間裡找出160名肺癌患者,其中有高達8成是早期肺癌。
統計全國已有22縣市、142家醫院辦理,至去年底已有2萬2451名民眾接受檢查,男女各半。篩檢出的160名肺癌確診者中,0期及1期個案138人,占86.3%。
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陳克誠說,篩檢異常不等於癌症,不要過度擔憂。陳克誠醫師說,LDCT篩檢出小結節,也有可能是良性結節、或是發炎導致,不一定就是肺癌。
身兼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的陳克誠醫師說,即使確定是肺癌,有些能以微創手術減少傷口、患者的預後很不錯。建議有肺癌家族史、或重度抽菸者善用這項新政策,提早發現及早治療。
加入我們吧,讓大家都聽得懂、看得懂、不畏懼不害怕心臟血管疾病!
贊助我們 http://tacvs.org.tw/corporate
#心臟外科的有心人 #團隊的養成有您一份心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