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報導
救命於無形 黃竣暘立誓研究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機制
2021-11-24
協會臉書:<心外有心> 點我!
救命於無形 黃竣暘立誓研究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機制

主動脈剝離是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,發病機率低於民眾常聽到的心肌梗塞,但危險性高很多,如藝人黃鴻升(小鬼)因此猝死。目前針對主動脈剝離,只能以控制血壓的方法預防、或在黃金時間內搶救,其發生機制還有待釐清。
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黃竣暘2018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進修,發現蛋白質Perm 1與心臟衰竭有某種程度的關連,並將實驗半成品帶回台灣、成立實驗研究團隊,繼續探究Perm 1 蛋白質如何影響心臟衰竭、並致力研究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機制。
黃竣暘醫師赴美進修二年,第一年有太太和女兒同行,即使在風雪中尋找租屋、一一張羅安居瑣事、幫女兒挑選幼兒園等挑戰重重,但有家人同心處理,即使身處零度低溫的美國東北部紐澤西州,黃竣暘仍備感溫暖,全心投入醫學實驗範疇。
偽單親生活 選逢新冠疫情風暴
但太太在第二年必須返台重回工作崗位,黃竣暘便決定自己帶著女兒在美國生活,太太驚呼「你不怕嗎?你只有一個人,萬一出了狀況,可是沒人幫你。」黃竣暘想讓女兒的英語能力打下基礎,便展開「偽單親」的第二年研修生涯。
2020年初卻爆發了Covid 19 新冠疫情!
黃竣暘所在的美國紐澤西州,每天新增1500名感染案例,疫情如野火般快速延燒。「女兒的幼兒園打電話來,要家長馬上把小孩接回家,他們要關閉學校了!」正在實驗室的黃竣暘衝到學校,看到家長們驚慌失措,學校也束手無策催促著大家離開。
一團忙亂裡,他緊緊牽著女兒的小手、背著一大袋學用品回到租處。
「我不敢想像,如果我或我女兒有一個人感染了,會是什麼結果?」黃竣暘說。身為心臟外科主治醫師,執行無數次的心臟手術、瓣膜手術、主動脈手術、熟悉操作葉克膜、急重症照護,但面臨疫情鋪天蓋地如黑雲,黃竣暘也被壓得難以喘息。
與女兒相依為命 避開人群繼續實驗

春天的紐澤西不再微風拂面,人人閉鎖在家,女兒可愛的笑容是唯一的陽光。
黃竣暘掛念著中斷的實驗工作。
紐澤西和台灣時差十二小時,在疫情略為緩和之後,黃竣暘調整作息成「台灣時區」也就是趁著深夜時、避開人群到實驗室繼續工作,而女兒就在室內一隅裹著小睡袋入睡。
日夜顛倒的實驗研究,進度一步步完成,略見雛型。某天凌晨,黃竣暘結束實驗開車返家的高速公路途中,突然被追撞,劇烈撞擊把女兒從睡夢中驚醒、放聲大哭,肇事者卻已逃逸無蹤。沒有路燈的高速公路一片黑暗,黃竣暘為保護自己和女兒不再二次受傷,勉強地開著毀損的車回家。
孤身無援的他,再次中斷實驗。因為疫情不能搭大眾運輸工具去實驗室,他只能陪著女兒,心裡焦急著「何時能有初步的實驗結果?」
返回台北榮總 建立研究團隊

黃竣暘的車禍事件慢慢傳到同事耳裡,有人捎來訊息可以接送,暖心舉動讓黃竣暘感動極了。或許,專心致力於醫學實驗的人有著某種共通點,都希望個人的努力能為群體努力再添一筆,同心互助、踏實作業、為更清晰的研究結果而堅持不懈。
終於,黃竣暘以小鼠研究 Perm 1 有了初步結果,發現Perm 1可以穩定Nrf2轉 錄蛋白、而Nrf2轉錄蛋白可以降低心臟的再灌流損傷。
取得指導教授Sodoshima(佐助島)的同意,他把研究計畫的後續執行帶回台灣。「我很幸運,第一次進行醫學研究就有成果!」黃竣暘謙虛的說,並歸功於佐助島教授讓他執行這個計畫。
黃竣暘回到台北榮總心臟外科,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研究團隊,募款採購設備、聘顧人才,「Perm 1這個蛋白質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,尤其是與心臟衰竭的關連,還希望能找到主動脈剝離的機制。」他滔滔不絕的說明想走的行醫之路,既能手術解決病灶、又能研究發現病因,雙眼散發著光采。(TACVS報導)
救命於無形 黃竣暘立誓研究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機制

主動脈剝離是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,發病機率低於民眾常聽到的心肌梗塞,但危險性高很多,如藝人黃鴻升(小鬼)因此猝死。目前針對主動脈剝離,只能以控制血壓的方法預防、或在黃金時間內搶救,其發生機制還有待釐清。
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黃竣暘2018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進修,發現蛋白質Perm 1與心臟衰竭有某種程度的關連,並將實驗半成品帶回台灣、成立實驗研究團隊,繼續探究Perm 1 蛋白質如何影響心臟衰竭、並致力研究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機制。
黃竣暘醫師赴美進修二年,第一年有太太和女兒同行,即使在風雪中尋找租屋、一一張羅安居瑣事、幫女兒挑選幼兒園等挑戰重重,但有家人同心處理,即使身處零度低溫的美國東北部紐澤西州,黃竣暘仍備感溫暖,全心投入醫學實驗範疇。
偽單親生活 選逢新冠疫情風暴
但太太在第二年必須返台重回工作崗位,黃竣暘便決定自己帶著女兒在美國生活,太太驚呼「你不怕嗎?你只有一個人,萬一出了狀況,可是沒人幫你。」黃竣暘想讓女兒的英語能力打下基礎,便展開「偽單親」的第二年研修生涯。
2020年初卻爆發了Covid 19 新冠疫情!
黃竣暘所在的美國紐澤西州,每天新增1500名感染案例,疫情如野火般快速延燒。「女兒的幼兒園打電話來,要家長馬上把小孩接回家,他們要關閉學校了!」正在實驗室的黃竣暘衝到學校,看到家長們驚慌失措,學校也束手無策催促著大家離開。
一團忙亂裡,他緊緊牽著女兒的小手、背著一大袋學用品回到租處。
「我不敢想像,如果我或我女兒有一個人感染了,會是什麼結果?」黃竣暘說。身為心臟外科主治醫師,執行無數次的心臟手術、瓣膜手術、主動脈手術、熟悉操作葉克膜、急重症照護,但面臨疫情鋪天蓋地如黑雲,黃竣暘也被壓得難以喘息。
與女兒相依為命 避開人群繼續實驗

春天的紐澤西不再微風拂面,人人閉鎖在家,女兒可愛的笑容是唯一的陽光。
黃竣暘掛念著中斷的實驗工作。
紐澤西和台灣時差十二小時,在疫情略為緩和之後,黃竣暘調整作息成「台灣時區」也就是趁著深夜時、避開人群到實驗室繼續工作,而女兒就在室內一隅裹著小睡袋入睡。
日夜顛倒的實驗研究,進度一步步完成,略見雛型。某天凌晨,黃竣暘結束實驗開車返家的高速公路途中,突然被追撞,劇烈撞擊把女兒從睡夢中驚醒、放聲大哭,肇事者卻已逃逸無蹤。沒有路燈的高速公路一片黑暗,黃竣暘為保護自己和女兒不再二次受傷,勉強地開著毀損的車回家。
孤身無援的他,再次中斷實驗。因為疫情不能搭大眾運輸工具去實驗室,他只能陪著女兒,心裡焦急著「何時能有初步的實驗結果?」
返回台北榮總 建立研究團隊

黃竣暘的車禍事件慢慢傳到同事耳裡,有人捎來訊息可以接送,暖心舉動讓黃竣暘感動極了。或許,專心致力於醫學實驗的人有著某種共通點,都希望個人的努力能為群體努力再添一筆,同心互助、踏實作業、為更清晰的研究結果而堅持不懈。
終於,黃竣暘以小鼠研究 Perm 1 有了初步結果,發現Perm 1可以穩定Nrf2轉 錄蛋白、而Nrf2轉錄蛋白可以降低心臟的再灌流損傷。
取得指導教授Sodoshima(佐助島)的同意,他把研究計畫的後續執行帶回台灣。「我很幸運,第一次進行醫學研究就有成果!」黃竣暘謙虛的說,並歸功於佐助島教授讓他執行這個計畫。
黃竣暘回到台北榮總心臟外科,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研究團隊,募款採購設備、聘顧人才,「Perm 1這個蛋白質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,尤其是與心臟衰竭的關連,還希望能找到主動脈剝離的機制。」他滔滔不絕的說明想走的行醫之路,既能手術解決病灶、又能研究發現病因,雙眼散發著光采。(TACVS報導)